光學氧氣壓力多功能分析儀的維護效驗方法及要點如下:
一、日常清潔與防污染
外殼清潔
使用干凈軟布擦拭儀器外殼,避免使用腐蝕性清潔劑(如酒精稀釋后使用),防止表面涂層損壞。
定期清理傳感器探頭表面灰塵,防止堵塞或靈敏度下降。若接觸油污、化學物質,需立即用專用清潔劑處理。
氣路系統維護
保持氣路潔凈,定期更換過濾器(如不銹鋼粉末冶金過濾器、陶瓷過濾器),避免水垢、沉積物堵塞。
簡化氣路結構,清除管道死角殘留樣氣,防止污染物干擾測量。
防潮防霉
長期存放時,將儀器置于干燥、通風環境,避免陽光直射和潮濕。
定期檢查干燥硅膠,若變色需及時更換,防止內部元件受潮。
二、傳感器專項維護
狀態檢查
定期檢查傳感器表面是否有污漬、氧化物或機械損傷。若發現污染,用溫和清洗液清潔后晾干。
避免高濃度氣體直接沖擊傳感器,防止縮短壽命。
光學傳感器校準
零點校準:使用純氮氣(≥99.99%)或零點氣體,通入傳感器10分鐘,待讀數穩定后確認校準值。
量程校準:采用已知濃度的氧氣標準氣體(如20.0%氮中O?),重復零點校準步驟,確保量程準確。
兩點校準:對光學傳感器,需同時校準零點相角(phi0)和飽和空氣滿度值(phi100),尤其更換光學帽后必須執行。
過程校準:在發酵或細胞培養中,滅菌后充料、固定風量下,將測量值調整至滿度值(如100%air),確保過程參數穩定。
電化學傳感器維護
定期檢查取樣閥溫度和壓力是否符合要求,通過減壓閥調節。
標定時關閉減壓閥,緩慢切換氣體,避免壓力沖擊損壞精密部件。
三、電源與電氣系統檢查
電源線與插頭
檢查電源線是否破損,插頭接觸是否良好,避免短路或漏電。
保持電源線通風,避免遮擋或受熱,防止老化。
電池維護
定期檢查電池電量,及時更換老化電池(如鋰電池),避免電量不足影響性能。
長期存放時,取出干電池防止漏液腐蝕電極。
四、密封性與泄漏檢測
密封件更換
檢修探頭或安裝新探頭時,必須更換密封件(如O型環),確保無泄漏。
拆卸密封元件時禁用尖銳工具,防止劃痕影響密封性。
氣路檢漏
定期檢查所有連接點、焊點及閥門,使用肥皂水檢測泄漏,避免空氣反滲導致測量誤差。
五、定期校準與驗證
校準周期
常規使用:每90天標定一次傳感器,高濃度或腐蝕性環境縮短至30天。
全面檢定:每年至少進行一次,使用標準氣體驗證儀器準確性。
校準步驟
開機預熱30分鐘后,依次通入零點氣體和量程氣體,待讀數穩定后比較顯示值與標準氣體標稱值。
若誤差超出范圍,進入校準模式修改數值,保存后通入零氣驗證,重復操作直至兩點吻合。
記錄與追溯
建立儀器臺賬,記錄校準時間、結果、更換配件等信息,便于追溯和管理。
六、存儲與運輸保護
短期存放
關閉儀器電源,存放于干燥、通風、無腐蝕性氣體環境,避免陽光直射。
長期停用
取出電池,將儀器密封于防潮箱內,定期通電預熱防止電解電容變質。
運輸防護
使用專用包裝箱,固定儀器防止震動,避免碰撞損壞內部元件。
七、專業維護與配件更換
易損件更換
定期更換傳感器、濾清器、密封圈等易損件,使用原廠配件確保兼容性。
更換傳感器時按說明書操作,避免損壞排線或電路板。
專業支持
復雜故障或無法解決的問題,聯系廠家或專業技術人員維修,避免誤操作擴大損壞。